Monday, May 18, 2009

鴛鴦篇

(一篇有歷史性的真實報導 by BH)
--楔子--

俗云﹕「不是冤家不聚頭」,又云﹕「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到底基督徒婚姻是「冤家路窄,碰在一起呢」?或是「天上掉下一個冤大頭來,讓人給檢著了?」還是神為我們安排了極好的緣份呢?無論是一見鍾情也好,青梅竹馬,校友,班友,契友也好,當我們踏上了地毯的那一端,結了神聖的婚約以後,是否果真像小說的結尾一般地理想--結婚後就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一起,全然沒有衝突呢?我們的經驗大概會告訴我們,並不是全然如此,因為雖然我們相信婚姻乃是神的帶領,但多半的時候,我們也加上了許多魂,體的條件,所以難免會出毛病。另一方面,人並不完全,兩個不完全的人碰在一起,並不會產生一個全然沒有毛病的婚姻。那麼,在我們的婚姻生活裏,若有摩擦,衝突,究竟應尋何途徑解決呢?增進對問題的了解,是其中可行的辦法之一,於是主席大人召集橄欖山團契契友齊聚主席府上,大家聚餐以及就此問題討論,王兄為當晚的主持人,為了避免大家以後不敢發言起見,姑隱大家的真實姓名,而給大家一些別名,若有開罪之處,尚請見諒。時過月半,內容或有誇大或遺漏之處,尚請大家見諒。

-- 本事--


當年恰恰是雞年,巧的是2月7日的盛會,參加的有兩隻會啼的母雞,其中之一為不修邊幅,頭髮亂的像雞窩的老母雞,另一位年輕貌美,打扮入時的少奶奶,姑且稱她為雞公主,免得被她的利爪抓到,可就災情慘重。早起鳥及其夫人夜貓子,狡兔及其夫人「不成猴」,「羊牧」「牛博」,「恐龍」,以及待字閨中的小小湯,王兄借用中信月刊那篇「夫婦吵架七戒」逐一討論,非常精采,只是雞公主老是咯咯叫個不停,不知是否又要下蛋?害得王兄上句不接下句,無法完成講章。雞公主的「草皮剃頭」學說,頗有見地,原來雞公主起先十分看不慣她老公的割草方式,經過了幾回合的唇仗以後,猛然發現條條大路通羅馬,對草皮剃頭,不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大可不必那麼講究方法,只要剃完以後,又平又齊,望之一片如茵,也就行了。她又主張夫婦倆應相敬如賓,所以老公應多向老婆說:「謝謝!」。狡兔大不以為然地說:「跟自己的老婆說謝謝?!豈不等於跟自己說:「謝謝!」一樣地古怪。」老母雞接著說﹕「自己人」?說來可真動聽,然而如果自己碰壞了車子,為什麼不罵罵自己呢?老婆如果碰壞了車,可就得挨罵了!」早起鳥說:「自責嘛!!」難道老婆就不會自責,還要老公來提醒,無疑是打落水狗一樣的殘忍,下一次,如果老公有過失,沒有出聲自己罵自己的話,老婆也幫忙老公,如何?「恐龍」趕忙說明,他對自己的老婆總是要求較嚴格些,因為老婆等於自己,所以應該苛求,您說有沒有道理?看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婆寧願當「別人」,不願當自己老公的「自己人」了。

早起鳥,可想而知,總是早睡早起,所以他很看不慣夜貓子早不起來,並且早起鳥的令堂據說總是把家裏弄的乾淨俐落,一塵不染,所以他很難適應較亂的新家,差一點就要寫休書給夜貓子。然而,逐漸地,他發現新的家, 雖然比較亂一些,但日子也照常過,事務也照常進行,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呼吸也還是照常,所以慢慢地態度緩和下來,夫妻的感情因而增進不少。最近,他又發現常留條子給夜貓子,表達一些我們東方人難以言宣的情感,諸如 ”Give me a kiss!”…等等,據說對夫婦感情的增進,頗有助益,大家不妨一試。他也贊成王兄提出的原則之一,就是生氣,吵架的時候,罵對方,最好不要連對方的祖宗八代一起罵,才不至於太傷感情。牛博則追根究底,要大家供出一些口角及爭執的實例,以便研討信主與不信主的夫婦有什麼不同?吵架的時候,神是否真是調停人?弄得大家窘態畢露,不得不從實招來。儘管回家也許要罰跪豆腐(比跪算盤更嚴重,更悽慘, 因為豆腐不可以跪破)。

於是狡兔坦承表示當天他曾嘮叨過他的老婆「不成猴」:怎麼我們的兔窟變成豬攔!」弄得「不成猴」很不高興。其實狡兔有三窟,一窟變成豬攔也無所謂嘛。橫豎還有兩窟,況且有愛心的話,自己整理整理,何必一定事事勞駕老婆,她又不是「灰姑娘」(Cinderalla)難道得一天到晚,洗洗刷刷做奴才不成. 據「不成猴」說:狡兔還是兔窟變成豬攔的魔術師呢!更不應該數落「不成猴」,是不?老母雞則說:「人真的很難做,多給老公添飯挾菜,老公罵,少給老公添飯,則母親大人見怪」。「恐龍」認為基督徒夫婦較易知罪,並且也比較會彼此認罪,這是事實嗎?

緊接著,長輩「羊牧」給大家勉勵了一番。老母雞接下去說:夫婦倆有什麼不高興的地方,要開誠佈公地讓對方知道,否則老悶在心裏,不太衛生,而且下次對方因為不知, 照做不誤, 惡性循環。又夫婦倆的家庭, 教育背景,生活習慣,價值觀念,常有不同的地方,有時候, 甚至有天淵之別,夫妻倆應彼此忍讓,不要為了雞毛蒜皮的事, 爭執不已。比方說, 小孩子穿衣服應該教他從頭先穿進去呢,還是從手先穿進去?就有夫婦為此而爭執,其實這種地方,大可不必爭,目的不過是要穿衣服,至於怎麼穿就無所謂啦。」這與雞公主的「草皮剃頭」學說,前後呼應, 有異曲同工之妙。真的,我們常常計較一些芝麻小事,最重要的事; 如父神的心意,聖經的原則,倒不去注重,講究,反而忽略掉, 真是本末倒置。大家似乎都同意了,沒想到「恐龍」卻不快地由鼻孔噴了些氣出來,搖搖頭說:「這怎麼可以?? 夫妻為小孩穿衣發生爭執的話,妻子就應該聽從丈夫的話,照他的方法去做,聖經不是明說,妻子要順服丈夫嗎?」

各位看官,不知意下如何?看來結婚以前,除了驗血以外,還需要注意信仰,價值觀念, 是否相近,相同?生活起居習慣, 是否衝突?對方整齊清潔或是邋遢草率,皆應一一調查清楚,否則到時候, 就有好戲可看。結婚以前,不妨眼睛張大一點,把對方看個清楚,結婚以後, 最好馬馬虎虎,睜一隻眼睛, 閉一隻眼睛,多看對方的長處,優點;在不抵觸聖經原則的範圍內,不妨多多將就對方, 彼此都從自己的寶座上下來,以基督的心為心,改變自己適應對方,而不企圖改變對方來適應自己。培養正當的興趣及嗜好,必要時能自得其樂及獨處,而不成為對方的精神負荷。(當對方正為職業,博士論文等等承受許多壓力及緊張的時候,能夠讓對方全力以赴。)

夫婦若能在靈裏同心合一,最是美好。畢竟心靈的結合遠比肉體的結合更重要。然而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夫婦的看法,意見之不同就如本文所述,加上男女生理,心理本質上的極大差異,因此夫妻倆, 心理上, 能夠始終維持相同的頻率, 而時時彼此共鳴的並不多見,即便想保持當初的靈犀一點通,有時也會發生困難,更何況對方不一定信主,也不一定愛主。有的信心冷淡退後,更有轉去跟從今日許多的異端邪說者,要同心合一地事奉主,談何容易!!

認清了這些困難以後,若無法同心合一走主道路,屬神的人,除了力恢復起初的愛心外,就該轉向神,讓上帝的大愛來填滿這個心靈上的差距或空隙,在主裡得著靈裡全然的滿足,更多更多地被神所吸引,超脫地上的情愛,活出美好的見証來,吸引對方回歸神的懷抱。若對方始終不回頭,甚至拂袖而去,則像保羅一樣,神是他/她的一切,可以專心服事神, 別無纏累,也未嘗不是變相的祝福。若我們幸而擁有同心的幸福, 也應當小心,不讓對方成為我們的偶像,取代了神在我們心中應有的地位。但願不論我們的實際情況如何,我們都能滿足喜樂。因為萬事互相效力, 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求主叫我們都能活出美好的見証來!
原載橄欖山團契通訊 # 70 ( 4/1981)

Tuesday, May 12, 2009

阿彌陀佛 的 真相 (轉貼)



阿彌陀佛的真相--龔天民


欲讀更多有關題目, 請按以下各鍊。 (For more articles click the links below)

阿彌陀佛的真相阿彌陀佛信仰在印度的興衰 - 阿彌陀佛信仰在中國的發展 - 阿彌陀佛的身世神話荒誕無稽 - 阿彌陀佛一名的中譯錯誤 - 阿彌陀佛是太陽崇拜的佛教化 - 阿彌陀佛的淨土為何要在西方? 阿彌陀佛的地位高過釋迦牟尼佛嗎? 阿彌陀佛受到禪宗的貶斥 - 結論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fjbhwzxj/amtfzx/0.htm(簡體 )


欲讀更多有關題目, 請按以下各鍊。
 成佛与成上帝,吃素与吃荤- 创造论与缘起论- 真的是前世种因,今世受报吗?- 无明和原罪- 念经拜忏,亡魂能得起度?- 南无阿弥陀佛?- 往生净土抑去天国?- 菩萨拜菩萨!- 耶稣是谁?


本書作者介紹 龔天民,香港信義神學院畢業(神學士、道學士、 B.Th.BD),日本京都佛教大學畢業(文學士BA佛教學有攻),日本京都大谷大學研究院畢業(文學碩士MA佛教文化專攻)美國明州Luther Theological Seminary研究。

曾任:日本信義宗道友會牧師,專對日本人僧侶及佛教徒傳福音,台灣信義神學院教授,韓國釜山及日本神戶華僑教會牧師。 目前(一九九三年九月)在美國數間華人神學院擔任“佛學研究”及“基督教與佛教的比較“等課程教授。 此外,並經常在美,加及各地華人教會,教牧同工會及神學院佈道與講學。

著 有:《佛教學研究》、《唐朝基督教之研究》、《基督教與佛教的比較》(又名:《真理自明》)、《答妙貞十問》(又名:《答佛教人士十問》),《世界五大宗 教》(合著),《我們是為了福音》、《龔天民文集第一輯,第二輯》、《觀世音菩薩真相》、《釋迦牟尼真相》、《地藏菩薩與閻羅王真相》、《六道輪迴真 相》、《中國民間宗教信仰與基佛的問題》、《龔天民新文集三十篇》、《龔天民證道集》、《佛教常識問答集》(預定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出版)。

自序

佛學從公元第一,二世紀起,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 大乘把人間釋迦加以神化,使成“神明” ,供人膜拜。 大乘又從婆羅門教,民間信仰與波斯(伊朗)等地,擷取了某些鬼神與宗教信仰,予以若干改變,佛教化後,便都成了大乘僧尼及信徒所崇拜的對象了;

阿彌陀佛是從波斯與印度的太陽崇拜而來,地藏菩薩原是印度的土地神,閻羅王是從婆羅門教的耶摩( 山死神)變成(詳見拙著“地藏王菩薩與閻羅王真相” ) ,觀世音菩薩原是印度男性海神,也是大乘佛教本色化的結果(詳見拙著“觀世音菩薩真相” ) 。

本書擬對阿彌陀佛作一扼要研究以明真相。 對於教會同工同道,盼能提供一些參考資料,俾能帶領佛教徒歸主。對於佛教人士,希望你讀完本書後,能大澈大悟,洞悉阿彌陀佛不可信, 而幡然棄佛歸耶!本人沒有做過僧侶,與中國佛教僧伽無任何個人恩怨,本人祇是站 在基督教信仰立場,寫成本書。 龔天民一九九三年七月於美國

本文重要参考书籍

無 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法華經、悲華經、一向出生菩薩經、鼓音王經、十住毘婆沙論、大智度論、往生論、大乘起信論、淨土十疑論(智顗)、安樂集 (道綽)、樂邦文類卷第一(宗曉)、龍舒增廣淨土文卷(王日休)、印光法師文鈔(印光)、阿彌陀經白話解釋(黃慶瀾)、居家念佛法摘要、淨土十要(蕅益大 師選定);梵語學(木神亮三郎)、禪海蠡測(南懷瑾)、中國佛教史(道瑞良秀)、佛教史概說中國編(塚本善隆)、佛教的根本真理「淨土經典的形成」篇(春 日井真也)、佛戶籍的調查(醍醐惠瑞)、淨土新論(印順);望月信亨佛教大辭典(望月信亨)、中英佛教辭典(英國蘇慈爾,美國郝德士)、由梵譯英阿彌陀經 ( max muller)、佛教新辭典(增谷文雄)、佛教學研究(龔天民)。

阿彌陀佛信仰在印度的興衰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約在公元前第五世紀去世後,印度佛教教團開始分裂。到了公元第一、二世紀時,印度佛教內部興起改革,而產生了所謂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徒 貶稱當時不信大乘的原有佛教,以及自釋迦以後的各派佛教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最大的特徵是:大乘不單把歷史上的人間釋迦予以神化,使他變成了「神明」似地 受人膜拜求助,大乘更從印度教及別國吸收、攝取了許許多多的鬼神,予以若干改變、佛教化後,而全都變成了佛教的鬼神與菩薩了。例如印度教的死神耶摩 (yama),佛教把它變成了閻羅王。印度民間的男性海神Aa1o-Kitevara,被佛教吸收後變成了觀世音菩薩(詳見拙著「觀世音菩薩真相」)。

波斯(伊朗)及印度等地的太陽崇拜信仰,也被大乘佛教所攝取而成了有名的阿彌陀佛。原有的拜太陽,轉化成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崇拜了。

被佛教譽為大乘八宗之祖的印度人龍樹(Nagarjuna,150--250 AD. 年間人物),在他的「十住毘婆沙論」著作中,已略略提及有關西方淨土等信仰。因此,我們能說,大概在龍樹前不久的印度大乘佛教徒中,已經有人製造出有關阿彌陀佛的各種神話故事了。

但隨著大乘教義的再發展(大乘進而講空、講識),以及佛教於第十二世紀在印度的完全滅亡,阿彌陀佛信仰也在印度的民眾中消失了。這個在印度已無人知曉的阿彌陀佛,卻在中國及其周圍若干地區走運。專講阿彌陀佛的淨土宗幾已成了佛教中信徒最多的宗派了。...

For more related articles click the link below.
http://cclw.net/gospel/asking/dmz10w/htm/01.htm



Monday, May 11, 2009

菩薩拜菩薩 ! (轉貼)

From 龔天民 著「答佛教人士十問」

賢 貞女士問: 根據不少對佛法有認識的法師們的意見說,佛教是無神的,因為佛教主張萬法惟心,見性成佛。但在今日中國佛教徒中,盛行各種不同的菩薩崇拜(俗稱拜菩 薩) 有人說,這是佛教,有人說這不是佛教。但大多數的佛教徒都在拜觀音菩薩,地藏菩薩....:等菩薩,如說不是佛教,那似乎又不對了。我對這些問題還不太清 楚,但卻希望聽聽你的看法,以作為參考之用。

龔天民牧師答: 你的問題說來話長、讓我慢慢地答覆如下。佛教原來的確是無神的宗 教,因為當她解釋萬物來源時,是用「緣起觀」,主張萬物(諸法)都無非由因緣所生罷了, 如確信緣起觀的法師們,當然是無神論者,不管他主張萬法惟心也好(唯識宗),見性成佛 也好(禪宗),往生淨土也好(淨土宗),在他們的思想上都沒有神的概念的。例如中國佛 教學者張澄基博士在他攻擊基督教的長文章上說:「世界上大多數宗教都相信宇宙間有一個 主宰萬物的神,神是創造這個宇宙和萬物的最初因,是全知全能的造物主。佛教對這一個為一切宗教普遍接受的基本信仰完全否認。在這一點講來,佛教幾乎可以說 是無神論者」(見「佛法、宗教、與今日世界、載「政論週刊」二二○期中。我的反駁文載同刊一四一期)。

我在前幾次已講過,印度人原是多神信仰的,但在西元前五百年左右,突然跑出來一個釋迦牟尼主張無神的因緣說, 當時雖曾轟動一時,從者頗眾,但釋迦死去後,他的無神教義到底仍舊填不滿印度人心靈上的空虛,於是佛教開始變動,而遂漸產生了一種類似崇神的大乘佛教。大 乘佛教的特點是:

1. 注重釋迦佛的精神,輕視教團已有的各種戒律。
2. 反對既有教團所主張的釋迦已是灰身滅智:而強調釋迦肉身雖滅,法身常住,
(釋迦已被神格化,成了宇宙的上帝般)
3. 反對避隱深山,而應深入民間佈教。
4. 主張先有精神,而後才有物質,一切客觀的對象是藉著主觀的心意作用
而起種種變化的.

5. 主張除釋迦外,在宇宙間另有許許多多的佛,以及許許多多的菩薩,
他們的數目是 無法計算的。

中國大乘佛教的法舫法師,有一次到小乘的錫籣國去宣揚大乘,但想不到因此眼界大開,回來後竟一反固有的立場,而主張大乘非佛說了。(大乘原非佛說,信大乘 的人祇要稍肯虛心加以研究,便會知其不實了,法舫法師即其中一人) 他說:「大乘教原係佛教印度教之一融合產物、大乘之盛行、即印度教復興運動之成功。」又說:「阿輸迦滅後,印度教即開始再抬頭/開始神化佛陀,開始融化佛 教,大乘之教因此而興焉」。但印順法師反駁他說:「這一看法,根本是顛倒的: 應該把他倒豎過來,即是說: 佛教融攝印度教--佛教才轉化為大乘(原因不單如此)」(原文見印順著「以佛法研究佛法」八六頁。根據我的佛學智識,我是站在印順法師的立場的,即佛教受容了印度教及其他外來思想,而轉化成了大乘佛教。

據佛教的傳說,世界第一尊佛教彫像大約完成於西元前一五○年左右,當時在西北印度有一個希臘人的國王彌蘭陀( Menada 100-160 B.C.) 他信了佛教後, 因苦無「神像」可拜(當時印度,據說還沒有佛或菩薩的像),於是從希臘國召來了彫刻師,用希臘手法彫刻了第一尊佛像,此像現己無存。 佛教的繪畫彫刻以後經過了「健馱邏美術」(Gandhara)「印希混合美術」,「馬技拉美術」(Mathara) 以及「笈多王朝美術」等數世紀來的琢磨,佛教遂產生了大量的佛像,菩薩像及各種繪圖彫刻。中國的佛教以後也摸倣印度及西域而開始製造佛和菩薩像,供人禮拜 之用。有些是完全模倣印度手法造成,有些則出於中印混合或全部中國手法彫刻而成。因此,如從原始佛教或佛教的真精神來看,拜菩薩像確不是佛教; 但如從大乘多佛多菩薩來說這何嘗不是標準的大乘佛教呢?

但是,原信多神多鬼的中國人改信佛教以後,當然極需要有點東西供他敬拜不可,不然他仍會重回舊有的信仰去的。佛教大概看透了這一點,於是自隋唐時代開始便 向民眾努力鼓吹觀音菩薩信仰 (以浙江定海普陀山為中心),以及文殊菩薩信仰 (以山西五臺山為中心) 以後,地藏菩薩和普賢菩薩也被列入,再過一個時期,原與佛教毫無一點關係的關帝菩薩(關公),周倉菩薩,朱天菩薩(明之崇禎帝,杭州人極敬仰 之)....:等也都一律擠入佛教,在佛教徒中廣受敬拜了。在臺中有名的寶覺禪寺中,除釋迦佛,阿彌陀佛,地藏菩薩以外,還站立關公呢,,在他的面前也 是香火鼎盛。如釋迦佛有靈,定要問問這位紅面孔的朋友為何也能和他在信徒前平分香火? 中國人拜菩薩、已到了把菩薩看成是「神」的地步了,相信求他, 拜他定能「百病消除,財富茂盛,全家平安」! 觀音菩薩信仰即是最好的例子,釋迦牟尼佛反被打入冷宮,無人問津,如長此下去,中國佛教將成了菩薩的天下了。真正講因果的佛教不單因此衰殘下去,糊糊塗塗拜菩薩的佛教信徒們,豈非也都要再去輪迴受苦不可?

對這些迷信盲目於菩薩崇拜的人,佛教的有心人也是傷透腦筋,但佛教狂瀾已倒,似乎再難挽回了。 西圓法師說:「一般修習佛法的人,大都特別尊崇佛陀,而不重視菩薩(「今日佛教」,一九六一年八月份)。印順法師說:「一般它方佛菩薩的崇敬者,忽略了此世界即人成佛的釋尊,不再注意佛在人間的確實性。畸形發達的結果,造成釋尊本懐佛教的沒落,成為虛玄而神秘的信仰。佛陀的信仰、不應該是偶像式的崇拜」(「以佛法研究佛法」九○頁),文中的「崎形發達」,「虛玄神秘」,「偶像式的崇拜」等語都是痛心批評拜菩薩的人的。 拜菩薩是中國人特有的佛教風俗,在鄰國日本,便看不到這種迷信。它是由佛教和中國民間多神崇拜所融會結合的一種信仰。它既不被正統佛教承認,也不受道教贊 成,更不受儒教歡迎了。在信仰上,拜的人已成了各宗教間的一個「孤兒」,實在可憐之極了! 原來,所謂菩薩,由梵文bodhi,sattva兩字而成,第一字bodhi譯作「覺」,第二字sattva譯作「有情」或「眾生」,原句意即「覺有情」。因此菩薩是指上求菩提(道)下化眾生的修大乘佛教的修行者而言的。如我借用這個梵文原意,那麼一切的基督徒都是大菩薩了,因為他們一面在追求聖道, 一面又在勸化眾生之故。不過,以後菩薩又被神化了,除了修佛道的活人菩薩外,另外又陸續加添了不少玄學上的菩薩,這些菩薩都未曾在世做過人,也沒有歷史可 查,祇是某些意義或人物的理想化罷了。例如觀音是「慈悲」的理想化, ( 也有人以為是某個人物的理想化),文殊是「智慧」的象徵,地藏則是「誓願」的理想化了的東西。當然這些菩薩是不足一信,沒有理由值得受人敬拜了,真修佛法 的人是不會向他/她)們嗑頭下拜的。今天中國佛教徒的拜菩薩,便是拜這些象徵性和理想化了的東西,殊不知拜的人自己豈非也是修大乘佛道的菩薩嘛? 這就是菩薩菩薩拜了!

許多到中國來傳教的印度和尚以及中國和尚以後也都獲得菩薩的稱號,他們雖不像觀音那樣吃香,但已是很有面子了。例如印度竺法護被稱為「敦煌菩薩」,中國和尚 道安(三一四--八五年)被叫作「印手菩薩」。唐朝的僖宗封大行和尚為「常精進菩薩」。再如近代的已故太虛法師,已被佛教徒廣稱為「太虛菩薩」了。 由此可知, 被稱為菩薩也是一種榮譽,但並不就是成了有求必應的「神」,不過年代一久後,許多活而死去了的佛教徒,也都成了庶民所崇奉的對象(菩薩)了。印度來 的許多菩薩便屬於這一門的。至於關公的被稱為菩薩(關帝菩薩),不過是一種英雄崇拜,但也被佛教吸收到寺院中來了。這是為迎合一般庶民的需要而來。

賢貞女士,你現在大概已明白了中國人及台灣人所拜菩薩的意義了吧! 但說也可憐,在今日仍有許多人跪在這些泥塑木彫前不起來,這不是拜偶像是什麼呢? 基督教最反對人拜偶像,因為天上的真神是看不見的,是無形無像的一種靈的存在,人祇有相信耶穌才能和這位真神上帝接近,祂才是我們應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的那 一位。在今日亞洲各國之中,已有千千萬萬的人,掙脫了他們的傳統信仰,丟棄了木石的菩薩崇拜而歸依了基督教! 在基督教中這些人的信仰由複雜多端的多「神」菩薩崇拜而變成了純一無二的敬奉一神,從前他們是東求西拜、不知所從,在靈程上兜圈子,現在都是專心精進於事 奉這位宇宙間最高的真神了. 這便是基督教給亞洲人民帶來的最大福氣,惟願你也早日歸正,在耶穌裡享受真信仰的喜樂與平安!



Friday, May 8, 2009

無明和原罪 (轉貼)

龔 天民 著「答佛教人士十問」
妙蓮法師問:你們基督教的聖經主張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並說世人有罪 是由於亞當和夏娃的犯罪結果,給人類遺留了原罪而來之故,所以人人都是罪人,必須耍信 靠耶穌,靠他的寶血洗淨己罪才能獲救。 還聽說一個人在受洗進教前,必須要先澈底懺悔至自 己的既往罪孽不可。
但你知道在我們佛教中並沒有這種類似伊甸園中吃禁果的道理。我自己也想來想去,想 不出我曾犯過什麼滔天大罪、需要信耶穌不可。我既沒殺過人,也沒犯過奸淫,或偷過別人 的一點東西,我是一個佛教的修行者,那裏能說是一個罪人呢? 我雖然覺得我沒有什麼罪 孽、但我仍想聽聽你對我的看法有何意見沒有?

龔天民牧師答:是的,在佛教中的確沒有類似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吃了禁果,而被趕 出樂園,為今日人類留下原罪的道理。但我要請問你,佛教中雖無原罪的教義,但為什麼又 勸人要勤修佛道呢?人到底應從什麼地方獲得解脫? 今日大多數的佛教徒,向著基督教雖口 口聲聲自己清白無罪,無需信耶穌,但卻又在日夜刻苦磨煉,以期脫離某種障礙而達到所謂 解脫, 槃的境界。
原來,明眼人都知道,在佛教中有一種類似基督教「原罪」的教義,叫做「無明」,人生為什麼會充滿了痛苦呢? 據佛教說,這是由於「無明」所致。因為人有此「無明」,遂生出了 迷惑心靈的惡德三毒來,此即貪、瞋、痴。由於這個惡德,將人間原來清淨的心遮掩了,故 又可叫「蓋」或「障」,亦可稱為「煩惱」,就是這個「煩惱」阻止了人上進,並生出 各種苦楚來,大家都被它束縛著。佛教又舉出五蓋或五障如下: 1貪欲2瞋恙 3睡眠(印度 氣候太熱、人懶而欲睡,故睡眠亦被列為一種罪惡)4調戲(虛浮,三心二意)5疑惑。除 此外又可加上「慢」(驕倣),「見」(固守己見),嫉,慳,...放逸等,至少又可分 到十六種以的惡德(或稱結)。欲修佛教者,最初必須先斷去五蓋,然後才能步步走 去。基督教雖不用蓋或障的說法,但亦提到了許多罪惡。如「惡念、兇殺、姦淫、苟合、 偷恣、妄證,謗讟。」(太十五:十九)再如保羅所說的「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 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羅一:廿九)。
據佛教的說法,凡夫由於有了「無明」(對真理黑暗無知之意),故緣「行」(活動之意, 小乘說一切有部, 以此為過去的「業」),有了行,故緣「識」(凡夫的心靈和意識),識又緣 「名色」(凡夫的身體),名色又緣「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等惑覺器官),六 入又緣「觸」(觸及外界的惑覺印象),觸又緣「受」(接納外界的印象), 受又緣「愛」, (凡夫本能的慾望,我愛,我執等的渴愛,佛教談愛時是專指壞的方面,另有慈悲一語,可 當作一般所用的愛的意義),愛又緣「取」(凡夫的執著和生存的慾),取又緣「有」(諸 種的生存),有又緣「生」(一定生命的開始),生則緣「老死」了(人老而死)。以上稱 作十二因緣,是全佛教中永也推不倒的基本教義。
我不惜用較多時間說明十二因緣, 緣起的過程,是想要你知道,「無明」是領導其後十一因緣的首領,由此可知「無明」是一個何等重要的東西了。在佛教中,無明的地位及性質和基督 教的原罪極相類似,但請匆誤會,我毫無意思要把原罪和無明拉在一起討論,視為一 物。但卻希望你和其他佛教朋友明白,千萬不要以為在佛教中因為沒有「原罪」這個教義, 便自以為是超凡入聖,潔白無瑕了,豈不見所有的佛教徒仍都伏在「無明」的捆綁束縛之下嗎?大家在「無明」的毒鈎下呻 吟痛苦,在修行上吃盡千辛萬苦,以期有一天能脫離這個重負,但有何效果呢? 耶穌降世釘死十架,為人類清楚地解決了原罪的問題,人祇要信祂,便能得到大解脫。但釋迦的佛教那有這個佳音呢? 直到現在,豈不還都「無明」於耶穌的救恩嗎? 所以我不得不說,即使我不引用聖經的話,而祇用佛教自己的教義來說,佛教徒豈非是一個心中充滿無明,過著煩惱生活的凡夫嗎? 有何可傲之處?
說起「無明」,使我又想起這個教義的最大弱點來了。如有人問一句,「無明的本質倒底是什麼東西」? 我相信沒有一個佛教徒能清楚爽快地回答你的,因為佛學中根本不去追問這個 「無明」之本質的難題。日本的佛教徒岡邦俊教授對此也祇好搖頭,他辨稱:『「無明」的事實雖已究明,但「無明」這個東西的形而上學的本質,卻仍沒有弄明 白。這是由於佛教以宗教為中心, 從現實眼前的苦惱得自由,得解脫為佛教本來的使命之故,形而上學的議論便被放在次要的地位 了。』(見氏著「神觀與救濟觀」一九八頁)。他的話聽來似乎有點道理,其實,他是在逃避 解釋無明的本質啊。在佛教中祇有一本較龍樹,世親諸人更後才出世的「大乘起信論」--中有 一句話論到「無明」從何而來說:「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若依此 解繹,人之所以有「無明」,是忽然而生的。「忽然, 意即在意料之外 ,突然而發生的。如忽 然下雨,忽然生病,忽然有了來客。但「無明」這個思想在佛教中是佔第一把交椅,極其重要, 對於它的來源如何,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必須要予以詳細解釋說明,製成正式的答案不 可,那能隨隨便便地說, 人的心中忽然生起了「無明」呢? 我們能說人的罪性是忽然而生的嗎? 這樣一看,基督教的原罪教義,比起「無明」忽然生起來,實在清楚多了, 是十分具體的,是一個歷史性的事實!
其次,在佛教中雖然不少宗派是從來不用「罪惡」,「罪孽」等帶有罪意義的術語( Term) 因此,一碰到基督徒和他們談論人類有罪的問題時,他捫會搖頭否認罪的存在、以及 自己是罪人的說法,但他卻無法否認自己心中有「無明」遮掩.「無明」或能代替原罪,換 言之,佛教徒縱然不承認有原罪,但總不能抹殺「無明」的道理,「無明」,是佛教中惡的根源!
說也有趣,佛教中的淨土宗派卻是高唱人人都是罪人的教義,用「罪惡」的說法的,該宗的主張凡夫罪孽深重,是起源於所謂韋提希夫人向釋迦佛, 訴苦認罪而來,以後凡是要信阿彌陀佛的人,莫不個個都要承認自己是罪惡凡夫,自己不能救自己,惟依靠阿彌陀佛才行云云, (關於阿彌陀佛的真假問題,容他日有機會時再詳談)。被譽為淨土五祖的中國和尚曇鸞(四 七六--五四二年),導綽(五六二--六四五),善導(六一三--六八一),懷感,少康 (一八零五年)等人,都是澈頭澈尾的懺罪者,他們面對當時社會,像施洗約翰似地高呼罪 人悔改,勸人相信淨土教,至於不信西方淨土的和尚們,曾大加斥責,罵他們著了魔。就是 今日,淨土宗還受著禪宗的責罵呢,例如禪僧震天說:「淨宗人雖多,成功的卻很少,禪宗 人少而得益頗多呢!...虛雲老和尚曾對我說過:「印光文鈔不可久傳予後世,若有明眼 人出世,就禁止它流行。因書中讚淨土太高,謗他宗的極多」。若依我說,淨宗是不究竟, 口念佛號為妄,宗門心中參究,見性成佛(佛教「覺生雜誌」,一九五七,六月一日文, 文中之印光文鈔,係淨土宗大家,已故印光法師的書信等集--龔按)
根據中國佛教史,我們知道在隋唐時代的淨土宗,是專靠宣講罪惡起家的,直到今日, 還沒有一位淨土教徒敢說他不是罪惡凡夫。佛教徒既在佛教中承認自己是有無明,是凡夫, 或是生活在五濁惡世中的罪人,為什麼有些佛教徒在基督教面前又宣稱清白無罪,毫無瑕疵 呢? 既使基佛兩教對罪惡的定義或解釋有所不同,但無論怎樣,一個真正有良心的佛教徒絕 不敢說他是一個已十足完全,不要什麼救贖(或解脫)的人了。
我曾見過不少熱心修道的佛教徒(包括僧尼在內),他(她)們在這個世界,洞知諸惡橫 行可怕,人類必須斷絕「無明」不可,因而熱心於虔修佛道,以期達到無罪(去了無明)的境界。 對於這種努力認 的精神,實在值得欽佩,但既然佛教徒發覺了自己有缺點,需要修道, 所以請勿再說什麼「我豈有罪,必須信耶穌」? 事實上,基督教所說的最根本的罪,決非單 是殺盜淫妄之類,基督教以為人不相信宇宙的真理--上帝,以及不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才 是最大的罪孽。如讓我借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全世界的多少的人類對這些道理根本不明白, 心中被遮掩了重重「無明」。耶穌來便是要撥開人心中的無明障礙,獲得罪惡的大解脫,使他能 恢復本來面目,重與上帝發生靈裡的美好關係,並在離世後去到最高的彼岸(天國)境界,享受永 遠安息的清福.
親愛的佛教徒!你要想除去心中的「無明」,你要想去掉罪惡凡夫的重負嗎?你祇要信 耶穌,他便能去你無明, 洗你罪孽, 化凡夫為聖徒了!



Add to Technorati Favorites